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If I'm not wrong, it is the oldest Christian church in Europe. Correct me in case to the contrary.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Meet me in Perth, West Australia, late this month.
Wish I can meet up with you there. Telephone number the same.
Could someone tell me how to make the most from this trip sinc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 in Perth?
I plan this trip early in this February. Before visiting a new city, I will buy a best seller novel either with a story surrounding this place or the author is closely attached to the city, trying to get a glimpse of or set up a good imaginative impression of the very city. For Perth, I've read the novel, Cloudstreet (1991) by Tim Winton. Frankly speaking, the novel is readable but to me, a little bit boring. Sorry to say that. Probably right before that novel, the previous one, The Secret Supper by Javier Sierra, was a automatic page-turner. Of course the story is nothing to do with Perth.
Shall I get a new copy with story surrounding Perth and interesting enough to be carried along the trip? Suggest one to me, please, if you could.
Anyway, see you.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原來迷上連續劇也可協助診斷出乳癌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乳癌個人化醫療和量身訂「治」
每一位乳癌病患都是獨特個體,無論體質、病情、預後和患者對治療模式的自主選擇都不盡相同,醫師必須提供周密、嚴謹、和專屬的診療計畫,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減少治療帶來的副作用,這就是所謂的量身訂「治」的個人化醫療。
個人化醫療也需要有高階的醫療設備和技術,光田醫院很榮幸宣布我們的乳癌團隊擁有專為乳癌患者量身訂治的技術和設備如:哨兵淋巴結生檢(SLNB)、高階正子電腦斷層(PET-CT)、乳房磁振照影(Breast MRI)、影像導引靶向放射治療(VMAT-IGRT)和癌症分子生物標記檢測(molecular biomarkers)等。我們的乳癌團隊中有乳房外科、專精乳癌內科治療的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核子醫學科醫師以及國內少有的、經驗豐富的哨兵淋巴結判讀的病理科醫師。
乳癌術後的復發風險評估必須正確,否則會導致「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的後果,前者有可能產生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承受不必要的副作用;後者則會造成癌症復發的後果。
如何防止過多或不足的治療呢?這其實有賴於團隊運作上的默契,與適時由各專家提供診治上的意見。現在正是體現癌症個人化醫療的時代,我們必須和患者站在同一陣線上迎接一切挑戰。
98年度癌症診療品質認證注意事項
2. 不可一項任務切割為多人負責。(如:癌登資料品質管控設有專責人員一名、社區服務設有專責人員一名)。
3. 負責人需熟知其職責。例如:社區服務之業務可能包含癌症篩檢及癌症預防,屆時應彙整院內所有相關業務並於癌症委員會上報告,且在癌症會議記錄中呈現。
4. 院內同儕審查機制相關資料=治療指引遵循率、病歷書寫品質監測、團隊會議、併發症討論會議或臨床病理討論會議可以是併發症討論會、臨床病理討論會議等類似會議,重點在於這些會議應有監測機制且實地運作,討論的結果內容定期於全院性委員會中核備即可。
5. 同儕複閱後除於複閱單上簽名外,亦需彙整複閱結果並回饋至相關人員進行改善,方達到同儕複閱之意義。
6. 基準2.4乃資料庫之內部品管審查,2.5則為癌症委員會對資料庫正確及完整性之外部稽核
7. 基準2.5的審查精神在於提報正確的癌登資料至TCDB。故若對癌登欄位有爭議時,各院需建立討論機制(例如:提交多專科團隊會議討論),並將結果彙整供相關人員參考。
8. 各醫院追蹤個案之結案定義由各院自訂。
9. 病理切片皆採外包診斷(例:委託台北病理中心),則需提出該受委託檢驗單位之複閱機制及相關紀錄證明。
10. 有部分醫院直接使用NCCN制訂之指引做為院內版本,然而部分治療項目國內目前健保尚未給付,醫院若確實經過討論,應註明該項目健保尚未給付,列為可選擇項目,基準之精神在於希望院內透過共識討論制訂適合自己院內使用之診療指引。
11. 治療計畫書上應呈現以「病人為中心」之完整治療模式,且在主要治療前即完成,而非治療後才以補填方式完成。
12. 證明治療規劃(計畫)書是經由多專科團隊的方法可在治療規劃(計畫)書中註明提交多專科團隊會議討論時間,不需每位團隊醫師簽名。
13. 定期召開多專科個案討論會議且有記錄,會議召開頻率至少兩週一次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阿公活到明天好不好?』
昨天我在大甲院區看門診,一位老先生由媳婦和一位大約五六歲的孫子陪同複診。老人家雖然有點面容滄桑但總顯得客氣和慈祥。他是一位晚期癌症病人,看診時孫子非常安靜站在病人旁邊,不但不吵也沒有一般同年齡小孩有的調皮作怪。
大甲鎮一帶我們稱作台灣中部海線。民風純樸,以前常聽說什麼海線病人病識感低,配合就診率低,醫囑遵從率差等的評語。但自從我在大甲設門診後,我體認到這裡的病人不但不像傳聞中所講的,反而表現出「最可愛」、最樂於與醫生配合一切診療。
診療完畢老人家起身欲離開時,一旁不發一語的孫子突然面向媽媽問道:「阿公還能活多久?」
,只聽到護士小姐回答:「小朋友很乖喔」。小孫子不但沒有移動腳步,反而提高音量地問:「阿公還能活多久?」。我非常驚訝六歲小孩竟然會脫口而出這樣的問話?他問的問題是多麼直率以及多麼迫切!
老人家彎下腰用開玩笑的語氣回答孫子:「阿公活到明天好不好?」小孫子一副憂愁的模樣。那位媳婦則拉住老人家說:「會活很久啦。」
護士想結束這個對話,我及時轉向小朋友同時拉住他幼小的手臂,認真的回答:「你很關心阿公喔。我告訴你,你爺爺的壽命是上帝決定的喔,不是醫生決定的。是上帝決定的,這樣講明白嗎?」小孫子看著我,竟然很用力的點了點頭。
兒童在經歷親人得重病對生命產生疑惑,引發悲傷的情緒,若能夠及時給予生命教育,幫助兒童面對生命無常,瞭解雖然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掌握生命的寬度和廣度,以正面積極的態度接受家庭成員組成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時間坐下來陪孩童一起看描繪生死議題的繪本如「一片葉子落下來」、「阿嬤再見」、「想念外公」、「最好的朋友」、「再見,愛瑪奶奶」...等,能夠解除兒童對死亡的疑慮、害怕、和恐懼,對於兒童的人格成長也具有正面的幫助,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使每一個恐懼與焦慮能被轉化成為兒童成長的助力。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Keep it up !!!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Old High School Buddies of Mine
Every high school classmate reunion party has its own legacy and is full of touching stories. I first attended this party was roughly 26 years after we were graduated. Right now we’ve been sharing nearly three decades of friendship and memories from the same old time in which we could not imagine a world flourishing with internet, Wi-Fi, and SMS. What we had back then were hand-written letters, bicycles to wander around the town, and guitars to show up our egos.
Our class teacher, Mr. Guo, responsible for our performance and acting as a mentor for us, taught us mathematics. “You won’t be able to find classmates in the university that are dearer and closer than one you have now.” He said. T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arising in those high school years is pure without any conflict interest, always looking forward to a reunion party in the unknown future when expecting the fact of separation very soon.
In the first year in the medical school, I could not afford to buy a microscope for the Histology course. I talked to S.H. studying 150 km away down south in another University. Unbelievably, he sent me money for getting a new one without mentioning repayment. After graduation, I applied for a job as an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 In order to sign an effective contract, a down-payment was compulsory to secure the job position. (make sure I would definitely take the job in time). For me then a poor newly-graduated, that was a big sum of money. My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mate, P.K., tackled the problem for me. Those things you won’t talk to other people owing to self-esteem issue. However, my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mates shared some of my secrets in the past. They are easily becoming someone you would turn to when you need help or are desperate.
My classmates now liv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majority dwelling in Malaysia, Singapore, Taiwan, Thailand, and Canada.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八月份的制癌大補帖一文
一、我們啟用的新型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PET-CT,是最先進的機種,解析度可小至4毫米,除了強化診斷力,也有助於放射治療的腫瘤定位,更精準的顯示我們要瞄準的腫瘤標靶。
二、氬氦刀腫瘤冷凍消融術的引進,運用高科技,把癌瘤凍死(消融)。可以在手術室開刀時進行,也可以影像引導定位經皮穿入直接治療。臨床應用上,冷凍消融術能控制肝臟和腎臟等處的癌瘤,對肝細胞癌和腎細胞癌尤其有用。
三、本院乳癌醫療團隊也引進新型的哨兵淋巴結定位掃描儀。在過去,幾乎所有早期乳癌病人都必須接受傳統的腋下淋巴結廓清手術。但對乳癌癌細胞未轉移至淋巴結的女性病人而言,腋下淋巴廓清術無疑是多餘的且有手術過大之嫌。哨兵淋巴結是乳癌轉移至淋巴結路徑的第一站。如果此群淋巴結是乾淨的(沒被轉移),或稱淋巴結陰性,那麼病人就可免作腋下淋巴廓清手術。哨兵淋巴結定位技術的重要性在於能協助外科醫師精確找到要做切片的哨兵淋巴結。
四、硬體上,光田醫院正在規劃的「科際整合腫瘤專科病房」將設在第一醫療大樓的五樓。此科際整合腫瘤專科病房提供營養師、復健師、社工師、衛教師、心理師甚至藝術治療師的主動聯絡(liaison)服務。病房的設計和動線都經過事先專業規劃,溫馨、舒適和整體感帶給病患和家屬輕鬆和心靈的撫慰。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我在一旁差點忍不住笑場
我是負責其中一站,叫telling the bad news「告知壞消息」。告知壞消息是需要正式訓練及完成技能測驗的!沒有一位醫護人員與生俱有告知壞消息的能力, 這種能力除了需要同理心外,也需要注意病人和家屬的隱私,能提供治療的希望以及正確無誤的傳達訊息。
我這一站有一位假病人又稱做標準模擬病人(SP, standard patient),飾演臨床情境(clinical scenario)中的病人。我們這位模擬病人簡直演得傳神極了。
有一位考生說:「先生您的病恐怕是癌症。」
模擬病人表現震驚後問考生:「醫師,那我會不會死?」
考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會馬上死。」
我在一旁差點忍不住笑場。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晚期乳癌病人如何正確對抗癌症
淺談 惡性軟組織肉瘤
SARCOMA(肉瘤)這個字來自希臘文,SARC表示肉,OMA為腫瘤。實際上 SARCOMA應該稱為惡性肉瘤較能反映臨床上的使用定義。
本文只討論軟組織肉瘤,並不討論長在骨頭的惡性肉瘤。軟組織肉瘤包括一大群可長在身體任何不同支持性結締組織的惡性癌病。從其病名可見端倪,如血管惡性肉瘤(angiosarcoma),骨骼肌惡性肉瘤(rhabdomyosarcoma),平滑肌惡性肉瘤(leiomyosarcoma),軟骨惡性肉瘤(chondrosarcoma),纖維惡性肉瘤(fibrosarcoma),周邊神經鞘惡性肉瘤(malignant shwannoma)等等。
自從腫瘤醫藥學界找到一些癌細胞訊息傳導路徑的分子標靶,且透過藥物抑制這些分子靶點,有效的控制腫瘤的生長,臨床上就可倒推診斷,在一些一開始就不易診斷的癌病,若從腫瘤找到負責某特定分子標靶的基因,我們就能得到此癌病的正確診斷。最佳的例子就是惡性胃腸間質腫瘤(malignant GIS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惡性胃腸間質腫瘤致病機轉的分子標靶基因是c-kit和PDGFR。其分子標靶藥物為imatinib mesylate。
惡性胃腸間質腫瘤過去常被誤診為胃腸平滑肌惡性肉瘤或其他的惡性肉瘤。自從找到致病機轉的基因,分子靶點的藥物能有效控制腫瘤生長,此癌病遂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不需要用化學治療,單用分子靶點口服藥物即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惡性肉瘤。
軟組織肉瘤約佔所有實體癌病(Solid tumor)的百分之一。在美國其發生率為每年每十萬人有兩人罹患之癌病。此種腫瘤的生物行為特別容易於原發部向外週遭侵犯與壓迫。故惡性肉瘤的預後往往決定於有無局部復發。
由於一旦惡性肉瘤在原來病發部位局部復發時將加倍提高病人死於此癌病的機會,且約三分之一病人在肉瘤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的同時亦合併有原發病部位復發的現象,因此對於原發病部位的處理從診斷開始就顯得格外重要。
過去幾十年的醫學研究讓我們逐步了解肉瘤的生物特性,其對分子標靶藥物、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的反應以及可行的治療方法。以多科整合模式(Multimodal)來治療病人的惡性肉瘤是目前的共識與趨勢。
「二」軟組織惡性肉瘤的分期和分佈
軟組織惡性肉瘤的分期特殊之處在於除了一般癌症的TNM分期(T指的是腫瘤大小和局部侵犯的程度、N指有無淋巴結轉移和M:有無遠隔轉移)外,也將組織病理學上的腫瘤惡性程度(Tumor Grade)併入一齊作為癌症分期的重要指標。簡言之,病理科醫師是依據腫瘤的細胞學模樣,以及處在細胞分裂狀態中的癌細胞數目和腫瘤壞死程度來決定腫瘤之惡性程度。
腫瘤醫師決定如何治療惡性肉瘤所依據之最重要準則之一是腫瘤的惡性度高或低,其次才是肉瘤癌組織細胞的來源。
臨床上惡性肉瘤依其所在位置的不同,疾病的表現,切片方式和手術方法的不同,可歸成五大類:一、肢部惡性肉瘤;二、軀幹惡性肉瘤;三、後腹腔惡性肉瘤;四、內臟惡性肉瘤;以及五、其他如長在頭頸部之惡性肉瘤。本文依序介紹最常見的前三類軟組織惡性肉瘤。
「三」肢部惡性肉瘤
臨床上,此種長在肢部(EXTREMITIES)之惡性肉瘤,最常以一個存在已有數週或數個月之久、不痛又不癢的腫塊來表現。通常病患或醫師將之歸咎於過去留下的創傷或肌肉扭傷因而有可能延誤及早診斷的時機。故凡碰到軟組織腫塊屬結實樣且固定於其下之組織或有增大現象時,應立即就醫,進一步評估有無切片檢查的必要。值得留意的是一般發生意外創傷後所產生的肌肉內血腫基本上應該在六週內消失,否則應該懷疑是否由軟組織惡性肉瘤內出血或壞死所造成,此情形必須進一步切片診斷。
「四」肢部肉瘤活組織切片的問題
細針吸式活組織穿刺切片或者利用core-needle(較粗的針)切片在診斷原發性軟組織腫瘤幫助極少。由於惡性肉瘤在同一檢體上可出現不同的病理異質性,故以開刀切片(open biopsy)取得足夠的組織檢體才能提供正確判讀。開放式(開刀)切片會在在手術室中進行。醫師將按切片原則在不損及組織面(Tissue Plane)的情形下從腫瘤中活的部份取出俱代表性的檢體。切開的刀口會在仔細選擇好肉瘤要切片的部位朝著肢部長軸方向進行;這樣一旦以後要進行廣泛性腫瘤再切除時原先切片的地方可被囊括在新的切除範圍內。
惡性肉瘤通常有豐富的血管支配,小心全面作好止血可防範腫瘤細胞藉著血腫的擴散而播種到臨近的組織。開刀中,醫師大都會做『冷凍切片』採樣以提供病理科醫師立即判斷確定腫瘤取樣的正確性;部份活組織可作特殊固定,如考慮作電子顯微鏡檢查等。
「五」肢部肉瘤術前的評詁
一旦惡性肉瘤的診斷確立之後,我們應循序評估其局部、區域性和遠隔的侵犯程度。所有深部的腫瘤皆應該給予詳細的肌肉骨骼造影。磁振掃描攝影術(MRI)幾乎已取代電腦斷層攝影(CT),因為它可提供更佳的治療前評估。在某些病患磁振血管攝影術(MRA)或動脈攝影(Angio)對肉瘤原發部的評估有額外的幫助。雖然說只有少部份高度惡性肉瘤會有區域性淋巴結的轉移,醫師在作身體理學檢查時都會注意原來病灶淋巴回流之區域淋巴結是否受侵犯(腫大)。核子醫學骨骼掃描可發現臨床尚無症狀的骨頭轉移,當然這種情況是不常見的。每一位患者應接受胸腔電腦斷層攝影,因肺是最常見的轉移的地方。這些術前評估的原則也可應用在其他非肢部肉瘤病患。
「六」肢部肉瘤的治療
應當在任何中度或高度惡性軟組織肉瘤的病患或任何復發的病患應當於術前考慮使用多科整合模式。術前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曾被證明可有意義的降低局部復發的發生率(參考表三)。雖然有很多的治療方案,常見者為在手術前經靜脈給予俗稱小紅梅之doxorubicin九十毫克全量,接著加上放射治療以每次照射350cGy乘以八次(2,800cGy全量)。
此種術前輔助性化學放射相信可加強腫瘤切除率和減少局部復發的風險。近幾年來,吾人開始使用含ifosfamide的處方,而眼前我們還不甚清楚究竟ifosfamide加doxorubicin和doxorubin單一使用有沒有臨床效果的不同。
「七」肢部肉瘤手術
有資料顯示,外科手術輔以術前化學治療以及術前或術後的放射治療可挽救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肢部免於截肢的命運。局部控制良好不再復發的機率也幾乎決定於手術是否完全得到一個乾淨的切緣(negative-margin),沒留下任何腫瘤。外科醫師會完全掌握腫瘤的三度空間,了解肉瘤特有的局部區域性生物行為讓手術更成功。惡性肉瘤為推出型(pushing)腫瘤時,會橫貫組織筋膜面,肌肉束,神經和血管。顯然神經血管構造本身極少被侵犯,但是能得到的切除邊緣往往只有一層薄薄的神經束膜或動脈外膜而已。在此種情況外科醫師只好小心作整個兒enbloc切除,可能犧牲一些正常組織是有必要的。
「八」軀幹惡性肉瘤的處理
從體壁,肩膀,骨盆部圓隆起長出的軟組織惡性肉瘤,其治療也應按肢部肉瘤治療原則作痊癒根治性療法。至於術前化學或放射治療在此三部位肉瘤的角色目前還不太清楚,但是在縮小腫瘤和減低復發率的考量下似乎是行得通。
「九」後腹腔軟組織惡性肉瘤的處理
百分之八十左右病患自己可以摸得到腹中出現腫塊。他們的主訴包括難以描述的腹部不適和腹圍增大。臨床上,脊椎旁神經根受壓迫引起症狀者約佔百分之三十;因肝臟門靜脈受壓迫長出良性腹水者可見於百分之十五的病人;因腸胃道受推擠或侵犯而出現症狀者約百分之十。臨床上診斷有後腹腔腫瘤時,病人該接受腸胃道攝影,大腸X光造影,靜脈腎盂X光攝影和平面胸腔X光。如果強烈疑是惡性肉瘤,就應作腹部電腦斷層攝影以了解腫瘤與相鄰器官的關係,如有無肝臟轉移等情形。肝臟是後腹腔惡性肉瘤常見的轉移部位。在某些病患身上,磁振掃描是很好的利器。通常動脈攝影是有必要的,它可提供肉瘤之血管侵犯,推開之血管和餵養腫瘤的主要血管等資訊。
不同於肢部肉瘤,後腹腔肉瘤對鄰近器官組織直接的侵蝕和破壞比肢部肉瘤更為嚴重,常常侵犯到鄰近的器官或組織。大部份病人的腫瘤皆超過十公分。不能切除的原因包括:腫瘤太大,肉瘤癌性腹膜炎,惡性腹水,神經根或大血管的侵犯,骨盆側壁受侵犯,骨頭侵犯或肝臟轉移。根據許多文獻報告,在完全切除的病人當中,百分之九十有復發。局部復發若發生,病人一定死於此癌病。雖說目前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皆未能證實有良好效果,以筆者之經驗若適當合併化學和放射治療佐以良好的內科支持療護有時亦能看到良好抗癌效果。